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生教育>概况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为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与农学研究机构,2002年3月,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

哈尔滨园区前身为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立于1978年8月。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立在东北地区唯一的农业综合研究机构。建所初期主要任务是面向东北探索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在黑龙江省海伦县建立农业现代化基地。在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同时,开始从事以农业生态为主的农业综合研究工作。1984年以后,拓宽研究领域,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分别建立生态农业研究基点,在中国科学院和黑龙江省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领域。从2001年6月开始,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确定黑土生态与大豆科学为研究所的重点研究领域,发展成为我国唯一的从事黑土农业生态的研究基地,为国家的生态农业建设和区域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了区域性、综合性、公益性和应用性的研究特色。

哈尔滨园区在黑土农业生态方面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且有自己稳定的长期研究基地,具有鲜明的农业综合研究学科优势和区域特色,在北纬45°地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知识创新工程给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两所整合使新的研究所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整合也使全体职工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构成了一种新的凝聚,融合成为一种跨地域性、跨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更加淳厚的新型文化内涵与精神特质,在统一的创新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共谋发展、协力创新的局面已经形成。

近三十年来,哈尔滨园区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走过了一条既艰难却又辉煌的发展道路,全体职工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

回顾历史、传承优秀文化,就是要对内增强全体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创新文化的核心力量,加快创新型研究所建设,对外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单位的联系与协作,搭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术交流的平台,扩大哈尔滨园区在学术界的影响,提升东北地理所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

放眼世界,机遇挑战相济共存;展望未来,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当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将我所建设成为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国家黑土农业生态研究基地,碱地植物资源利用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国际鲜明特色的东北亚著名的地理学与农业生态学综合研究机构”为目标,坚持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努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创新贡献。

附件下载